探寻阅读生态,共筑书香白云 —— 华师学子开展白云区居民阅读情况调研
在 2025 年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之际,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大一的同学们,带着对知识的热爱与对社会的责任,与广州市白云区图书馆携手,展开了一场关于白云区居民 2024 年阅读情况的深度调研。此次调研覆盖白云区各个镇街、商圈、公园,旨在通过实地走访,了解居民的阅读习惯、需求与困境,为推动书香社会建设贡献青春力量。
科学分组,开启调研之旅
为确保调研的全面性与高效性,同学们根据白云区的地理分布与人口特点,将团队分成了十八个小组,分别负责不同的区域:有的组深入三元里、同德等街道,聚焦老社区居民的阅读状况;有的组奔赴嘉禾望岗等新兴商圈,关注上班族与流动人口的阅读需求;有的组前往江夏体育公园等休闲场所,探寻市民在自然环境中的阅读习惯;有的组走进江高、人和等镇街,了解城市郊区居民的阅读生态。
3 月的广州,春光明媚,同学们怀揣着精心设计的问卷与访谈提纲,踏上了调研之路。每到一处,他们便主动与社区工作人员、图书馆管理员沟通,争取支持与配合;在商圈、公园,他们热情地向过往行人介绍调研目的,邀请居民参与问卷填写与交流。
直面挑战,彰显青春担当
调研过程并非一帆风顺,同学们遇到了诸多困难与挑战。在老社区,部分老年人对电子问卷操作不熟悉,同学们便耐心地一对一指导,甚至手写记录答案;在商圈,上班族行色匆匆,对调研存在戒心,同学们便利用午餐时间,在咖啡馆、快餐店进行简短而有效的访谈;在城市郊区,语言沟通成为一大障碍,同学们积极寻求办法与当地居民沟通,让调研更加贴近民心。
最让同学们印象深刻的是在某城中村的调研经历。由于环境复杂,居民流动性大,问卷回收率低。面对困境,同学们没有放弃,他们联合社区居委会,在社区服务站向前来办事的居民展开调研,同时在社工的帮助下将问卷转发至居民群,进一步提高了问卷的回收率。
用心聆听,捕捉阅读心声
在与居民的交流中,同学们听到了许多关于阅读的感人故事与真实需求。一位在商圈工作的白领表示,平时工作繁忙,只能利用通勤时间通过手机阅读,但希望能有更多纸质书籍的阅读空间;一位退休教师在公园的石凳上认真填写问卷时说:"阅读是一辈子的事,现在社区的图书馆越来越方便,但希望能有更多适合老年人的大字版书籍。" 在农村,一位初中生羞涩地告诉同学们:"学校的图书馆书太少了,我最喜欢读科幻小说,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的书籍。"
这些声音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,阅读不仅仅是个人的爱好,更是一个社会的文化符号与精神需求。不同群体在阅读资源获取、阅读时间分配、阅读内容偏好上存在着明显差异,而这些差异正是推动阅读服务优化的重要依据。
凝聚智慧,共绘书香蓝图
一整天的调研,36名同学累计收集有效问卷 2200 余份。每一份问卷、每一段记录,都凝聚着他们的汗水与心血。在整理数据时,同学们发现,白云区居民的阅读率较往年有所提升,但仍存在数字化阅读普及率低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低于全国水平等问题。
针对这些问题,白云区图书馆工作人员结合专业知识,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:优化公共阅读设施布局、提升数字化阅读普及率、构建“阅读生态系统”等等。
青春筑梦,书香致远
"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" 此次调研,不仅是一次专业实践,更是一次与社会的深度对话。同学们在行走中观察,在交流中思考,在实践中成长。他们用脚步丈量白云区的每一寸土地,用心灵感受居民对阅读的渴望与期待。
世界读书日之际,同学们希望通过这次调研,让更多人关注身边的阅读生态,共同营造 "爱读书、读好书、善读书" 的良好氛围。正如他们在调研日记中所写:"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心灵的旅行,每一次调研都是一次梦想的播种。愿我们的努力,能为书香白云添砖加瓦,让阅读的光芒照亮更多人的生活。"
据悉,白云区图书馆将根据调研结果,进一步优化阅读服务体系,推出更多贴近居民需求的阅读活动。这场关于阅读的青春之约,仍在继续,让我们共同期待书香白云的美好未来。
撰稿:郑炜桐
摄影:江腾宇 李欣仪 陆俊浩
初审:刘青
复审:徐欣萌
终审:董志强